原文链接: https://www.remnote.io/p/help/document/i2wRiaaqBPm82ttHk 翻译人:白河 校对人:
活用“概念+描述“这一框架,能够帮助你就所学知识建立模型。同时,”概念+描述“框架也是RemNote区别于Anki、SuperMemo此类间隔重复系统的核心差异之一。这一框架能够帮助你组织、汇总想法,弥补现有间隔重复系统在知识构架上的某些缺陷。
设想我们正在学习有关细胞的知识,需要记忆、内化生物教材中的某些概念。
- 所有细胞都包含四种相同的组成部分:1. 细胞膜(plasma membrane),将细胞内部与周围环境隔开的外层覆盖物;2. 细胞质,由细胞内果冻状的细胞液组成,其中有多种其他细胞成分;3. DNA,是细胞的遗传物质;4. 核糖体,能够合成蛋白质。
- 细胞膜勾勒出了细胞边界,决定了细胞的范围,并决定了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性质。细胞膜必须具有变形能力,这允许如红细胞和白细胞某些细胞,在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时改变形状。
如果你熟悉其他间隔重复的工具,如Anki,你也可以制作”问题/答案“或是填空形式的抽认卡。
- ==细胞膜(plasma membrane)==是将细胞内部与周围环境隔开的外层覆盖物。
- **为什么细胞膜需要具有变形能力?**为了允许如红细胞和白细胞某些细胞,在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时改变形状。
- **什么是DNA?**细胞的遗传物质。
- **什么是细胞质?**由细胞内的细胞液,包含多种其他细胞成分。
- 细胞的四种基本成分是什么? 细胞膜,细胞质,DNA,核糖体。
- ==细胞质==包含细胞内果冻状的细胞液,包含多种其他细胞成分。
- **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?**勾勒出了细胞边界,决定了细胞的范围,并决定了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性质。
- (此处可以改写上述段落,给出一个更好的定义)
- ==DNA==是细胞的遗传物质。
- **细胞的什么成分把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?**细胞膜。
- ==核糖体==能够合成蛋白质。
以上都是抽认卡的范例。抽认卡通常包含一个简短、清晰的答案。同时,最好自己转写书中的某些定义(比如细胞膜定义中的,决定了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性质),以帮助理解。
不过,抽认卡并不等同于我们所想建立的知识模型,知识模型应当包含我们对于细胞是什么的理解。以下提出几点问题。
- 第一,抽认卡并不直接体现概念的分层结构,如[[细胞]]包含[[细胞膜]]、[[细胞质]]、[[核糖体]]、[[DNA]]。抽认卡能够帮助使用者回忆起这一结构,但是相关的知识却存在于孤立的卡片之中。仅仅通过间隔重复系统回顾卡片,并不能直观看出这一潜在的结构。
- 第二,这些卡片都包含一系列存在内部联系的[[概念]],比如[[细胞膜]]、[[细胞质]]、[[DNA]]等,但是这些概念实际上并未真正写出。此外,这些链接并未显性的在抽认卡中表示出来(比如通过[[超链接]]的形式)。更糟糕的是,某些[[概念]]甚至完全是缺失的,比如[[细胞质]]虽然在第二张卡片中被提到了,实际上却并没有得到解释。练习这样的卡片会导致不少问题。比如,你可能记住了Cytosol(细胞质)这个单词的发音,却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干吗。问题的根本在于,卡片指向了其他的概念,这些概念应该在大脑中被联系起来,这种联系在卡片中却不是明确存在的。
- 第三,随着学习的深入,越来越多关于DNA的卡片会被加入进来,而这些新知识是不会与关于DNA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的。你最多只能在之前的卡片中搜索到 "DNA "这个文本。这种无序化的特点使得我们难以总结、提炼思维模型。关于DNA,我们最好是建立一个单一的,连贯的模型,并且将相关观点全部联系在一起。
另一个潜在问题在于,抽认卡只包含单单一句话,这句话却不可避免的与同一更大概念下的其他许多句子有所关联。这一潜在的概念是没有在任何地方写明的。人大脑中对概念的真实理解一般是相互交织、井然有序的,抽认卡无法体现这种结构。那些相关概念并不在笔记工具中真正写出,所以笔记只能在有限程度上帮助你理解概念。
相对而言,RemNote的“概念+描述“框架能够帮助你构建起清晰的知识结构。把知识的结构用文字写出能够帮助你掌握知识,也便于往体系中添加新知识,以及进行自查。此外,把握清晰的知识框架,也给笔记工具创造了新的可能,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下面我们将展示如何使用RemNote的“概念+描述“框架,拆解相关摘录,并介绍几个笔记过程中的重点技巧。
- 细胞:: 生命体的结构、功能的基本单位。
每一个圆点后的文字,都是一项”概念“,或是一项“描述”。
”概念“指的是真实存在的事物,比如细胞、细胞膜或是细胞质。一般来说,概念以大写字母开头,并会加粗表示。
“描述”用来描写概念的特点。比如,细胞的四项组分,细胞膜在细胞中的作用,这些都是对于父概念的描述。通常来说,描述以小写字母开头,并会以斜体表示。
在大概念下,写上大概念所包含的小概念,从而构建概念的层级结构。比如,[[细胞膜]]是[[细胞]]的子节点,因为细胞膜是细胞的组成部分。这种层级关系,既可以是观念上的,也可以是字面上的包含关系,比如,你可以把[[神经网络]]作为[[机器学习]]的子节点
你很可能已经明白运用“概念”这一术语思考,只是从未想过这种思维方式究竟是什么。“概念+描述“框架正是一种方法,帮助你写下这些概念。
在每一行中的双冒号“::”(半角),能够自动生成对应抽认卡。冒号前的内容成为抽认卡的正面,冒号后的内容成为抽认卡的背面。比如,下面两张卡片便是细胞膜的卡片。这些抽认卡将会立即应用于等隔重复练习中。
将知识结构化,能够帮助提高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。在下面的例子中,能够清晰看到我所想构建的关系。通过这种方法,我也能立刻看出自己该做什么,以更好学习。
- 想到的问题:
- 什么是细胞的“周围环境”
- (学习计划:添加一个明确的定义)
- 为什么细胞的内部需要与外部环境隔开?
- (学习计划:在细胞膜下添加一项描述-起保护作用)
- 我认为自己学会了细胞膜在细胞中的作用,那些其他组分在细胞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呢?
- (学习计划:给其他概念添加描述-“在细胞中的作用”)
- 什么是核糖体合成的“蛋白质”?
- (学习计划:定义[[蛋白质]])
- 什么是细胞的“周围环境”
- 现在我们还没有添加说明,以展示为何细胞膜必须是柔性的。这里可以添加一张gif图。
回答上面的这些问题,能够帮助你更好理解自己所阅读的内容,并将新的知识补充进自己不断增长的知识体系。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、工作,理清自己所学知识,成为一名积极的学习者。